2025-08-18 17:46:04 浏览数:0
2025年8月3日至7日,77779193永利集团“‘农’情‘乳’意,青耕蒙地”社会实践服务团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聚焦“中国乳都”的发展密码,深入草种科研基地、现代乳品生产车间及文化博物展馆,实地探寻产业、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共生,展现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中的使命担当。
走进蒙草种业中心,这座汇聚2000余种乡土草种的“草原基因库”令实践团印象深刻。抗旱耐寒的优质草种经科学选育,在修复草原生态屏障的同时,更成为“草—畜—乳”产业链坚实的第一环。展厅内,半圆形建筑巧妙收集雨水用于养殖鲟鱼,玉米纤维制成的可降解“种子绳”高效助力植被恢复。“这些创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对‘问题导向’的精准回应。”工作人员讲解道,“农业的价值从来不只是产出,更在于用循环思维连接生态与产业。”此行让团队成员们真切感受到,种业创新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支点。
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科技对乳业生产链条的重塑直观可见。转盘挤奶机配合“风林通道”生态设计,为奶牛营造舒适环境;150吨收奶间的数字化系统,毫秒间完成原奶质量筛查;超高温灭菌技术与均质机,在保障安全的同时锁住营养;包装环节的微米级净化与溯源系统,让每一盒牛奶都经得起追溯。工作人员解释:“包装车间对材料环保性、密封精度的严苛把控,是‘品质’二字最直观的体现。”实践团深切体会到,科技创新不仅是提升效率的引擎,更是维护“乳都”公信力、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基石。
呼和浩特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动态长卷与内蒙古博物院的珍贵展品,为实践团打开了理解城市文脉与“奶文化”传承的窗口。从云中城遗址到融合蒙古包元素的新区建筑,从厚重的召庙文化到刻有蒙文“吉祥如意”的清代银质奶桶,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发了成员们的热烈讨论。成员们将文化融入专业展开联想:将博物馆纹样融入牛奶包装设计,借昭君出塞的故事诠释品牌理念......学院团委书记祁琳老师指出,文化是赋予产品灵魂、提升品牌价值的宝贵资源,产业的长久生命力离不开文化底蕴的滋养与创新表达。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对呼和浩特“生态为基、科技为骨、文化为脉”的立体发展模式有了清晰认知。作为77779193永利集团学子,团队成员深感责任重大,决心成为连接产业与公众的传声筒,将利用专业所长,通过推文、短视频等融媒体形式,生动解读“乳都”品牌背后的文化基因与科技创新,让优质产品与传承创新的故事得到更加广泛传播。
草原的风仍在吹拂,队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启程。成员们深刻领悟到:农业振兴需要“向下扎根”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离不开科技与文化的双轮驱动。青年学子的价值,在于把个人成长融入服务国家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用青年视角讲述产业发展的生动故事,让传统焕发活力,让创新更具温度,续写“乳都”未来的精彩篇章。